請問師父對於中國傳統的易經、紫微斗數、卜卦、測知人神鬼魂異象的看法如何?
回答:當年佛陀在世的時候,就不喜歡正信的佛教徒去看相、卜卦、問鬼神,因為佛認為這些只能當做一種學問或民俗。真正的佛教,真正的正信佛教徒,不應該熱中於此,因為這些只是人間的道理而已。
如果這位幫人看相的相師,真的對這方面有研究,而且是正法修行者,就應該給對方一個正確的方向。但如果他為了做生意,可能就會捏造一些讓人恐慌的話術,誘拐你掏出荷包來消災解厄,所以是不可取的。
「最重要還是修行,只有修行才能改變命運,你去看相卜卦、不可能改變命運。」所以師父還是不贊成,只有修行最好。
~悟覺妙天禪師開示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修行究竟佛法四大步驟
除了實行八正道,修行人還須依循以下四大步驟:
一、要有良好的修行環境:
也就是安詳、清淨、佛光普照的地方。什麼地方符合這種條件?全台的印心道場都經過師父開光,充滿生命力、智慧力及佛菩薩的加持力,是最佳的禪修場所。
二、隨時保持歡喜之心:
修行人要隨時心生歡喜,要培養一種安詳法喜的氣質,不僅外相莊嚴,內在也很美好,所以平時要多留意自己是否「內外合一」
三、在禪定中直入本心:
既然已經有良好的修行場所,心中又充滿法喜,接著就要在禪定中直入本心,這種禪定非常殊勝。
四、禪定堅固,見性成佛:
當你在禪定中直入本心以後,還要繼續深定,也就是要禪定堅固,有一天你就可以在佛國中見性,成就無上菩提。
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朝著這個方向來修,如果你能實行之,一定可以接到清淨智慧的本性,而且在這一世成就佛陀。~明師正法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歡迎大家有緣的朋友一起來學習禪宗的禪坐體驗
8/2(日)下午2:30~4:30
8/19(三)晚上7:30~9:30
請穿著襪子,與寬鬆衣物,方便練習禪坐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兩千五百年前靈山法會 世尊手持金色蓮花,不說一語, 只有迦葉尊者知道 佛的意思,笑了。
正法就在拈花微笑之間, 傳給了迦葉尊者: 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 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 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。」 就這樣,佛心傳心、佛心印心, 禪宗歷代宗師,代代真傳。
禪宗弟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親傳世尊真傳、 殊勝難得之「傳心法門」, 將佛所具足的真光明、真智慧、真慈悲、 真超能、真自由、真生命、密傳予弟子。
誓願要修行解脫的佛弟子, 都要經過「傳心法門」才能真正成就。
一、時間:民國104/07/07起,每週二晚上7:30~9:00
二、地點:高雄市四維四路10號10樓 (兆豐銀行樓上)
三、報名電話:07-3336081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, 為什麼自己的運勢一直不好?其實這就是「因果關係」 . 這種因果關係又與過去世的業識有很深的連結關係。
人為什麼會有「業」 ? 因為每個人除了現在世,還有數不清的過去世.「 業」就是被保存下來的意識,會成為下一世的障礙。
我們把這些累世的業障背負在身上,足以影響這一生的命運。所以,如果想要擁有好的運勢,就一定要讓這些業力得到淨化,否則,在業力尚未報仇之前,業因不失, 即使隔了千百世, 一旦時機成熟, 遇緣即報。
在業識的廣大空間中,存在著我們自己所造作的種種業障,這些業障主要來自於祖先的共業關係, 以及自己在過去生中對其他靈性所造作的一切惡緣,也就是冤親債主。所以,只要有業障存在,就會有健康上、事業上、心理上、連程上的干擾及障礙,或者說它是一切病痛、災禍的隱形禍源,可是一般人大都蒙昧不知,不以為然,只知追求人生在世的物質享受,而不瞭解人身百年後靈性的去處,到底是上天堂、入佛國, 還是審判輪迴下地獄。因為大部份的人,都只相信自己的鼠官所感覺到的事物,而天堂、地獄看不見,所以不相信。
一般人總認為沒害過人, 應該不會遭到厄運。其實不然,如果沒造惡業早就入於天界了,不會來到人間,只要是人,都有過去累劫的惡業存在,所以一定要有因果業報的觀念。
其實每個人都一樣,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了業,或是在過去累世中曾造過惡業,而這一世沒有去補功德, 所以會受到因果業報。
所謂補功德,就是必須皈依證道的聖者修行佛陀正法,依憑大聖者修行道行, 仰仗其大成就者之大威德力、大功德力、以及大生命力,可以把這些業障接引到佛國淨土,進而淨化我們的業識~摘錄自禪天下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當你在現象界裡,就只能了解地球的時間與空間,你的生命與意識,也只停留在地球的時間與空間,可是整個宇宙多麼浩瀚,多麼廣大無邊,我們如何才能在短短的幾十年歲月裡,讓靈性回到尊貴的佛國?
唯有從現象界超越到無相界,超越到實相界,從地球的時空超越到另一度時空,才能夠做到。
換句話說,我們要從地球四次元世界,到達高次元的十五次元、十六次元世界,才能夠成就佛菩薩。
如何進入高次元的世界?這是在書本裡看不到也學不到的,由此可知,「佛學」與「學佛」不一樣,前者是學者研究佛教起源與變遷、或是研究佛陀一生,這是意識上的研究,只能算是一種學問,是一種相法。
唯有學佛,學習佛是如何修行、如何成就的歷程,才能和祂一樣,成就佛陀。
~明師正法
高雄市禪修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